有不少財務人員在管理應收帳款風險時,第一反應就是找銀行,考慮以賣斷應收帳款的方式(factoring,中國大陸稱之為「保理」,業界都直接以英文稱呼,後文亦會直接使用英文),向銀行取得現金並轉嫁風險。然而,factoring 與 TCI(Trade Credit Insurance, 貿易信用/應收帳款保險之簡稱)是兩種不同的財務工具,適合使用的情況也不一樣,接下來將為各位夥伴分析比較兩者的優缺點,並建議適合的使用時機。

 

Factoring可依當債務人(買方)失去清償能力時,銀行是否有權向債權人(供應商)追索融資金額(with recourse/ non-recourse)來區分,由於銀行有追索權的factoring不具轉嫁買家信用風險的功能,因此下列之比較皆以銀行無追索權之factoring為基礎,也就是俗稱的「應收帳款賣斷」。

  1. 融資 VS 賠款:債權人在與銀行正式簽定Factoring合約後,可立即向銀行取得約定之賣斷金額,等於是提前將應收帳款貼現。然而,TCI的被保險人,必須是由於保險事故發生,並經過半年等待期間的催收後,方能得到保險公司的賠款,此為兩者本質上的不同。
  2. 轉嫁比例100% VS 90%:在風險轉移的方面,Factoring可以承擔銀行授信金額的100%(授信金額通常不包含預期利潤),而保險公司只能承保信用額度的90%。
  3. 成本高昂 VS 保費便宜:在費用的部份,Factoring包含了利率及手續費兩部份,一般來說成本相較TCI保費大約是6-15倍。
  4. 債權轉移 VS 債權保留:債權人進行Factoring時,需要將債權移轉於承購銀行。因此,合約訂立時銀行即會通知買方,債權已從債權人轉移至銀行;TCI則不牽涉到債權轉移的問題,故買方並不會知悉。

 

從上述的差異可得知,Factoring和TCI並不是完全可取代對方的商品,倘若是以籌募營運資金為優先考量時,factoring會是企業的唯一選擇。但若單純是以轉嫁買家的信用風險為考量時,TCI則是首選。主要的差異在於,銀行Factoring的收費十分昂貴,且經常銀行承購的金額只有原應收帳款的80-90%,因此若不是企業手中缺乏資金,或是有美化財報(註1)的需求,選擇factoring來轉嫁買方信用風險的成本過高。

在台灣的銀行業是非常保守的,其授信流程亦相當嚴格。除了少數世界知名大型企業的信用風險銀行是以自身的風控能力承擔以外,其它的買家信用風險,銀行也是透過TCI將風險轉嫁後方願意承做Factoring。也就是說,銀行自身就是被保險人,並與應收帳款保險公司合作,當買家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給予足夠的額度時,銀行才會同意向供應商承購此買家的應收帳款。因此,銀行和應收帳款保險公司同時並存著競爭及合作的關係。

供應商亦可以先投保TCI,並將目標買家的賠款受益人設為銀行,藉以向銀行爭取較低廉的factoring費率條件。實務上也有不少被保險人是為了方便向銀行融資而投保應收帳款保險。

 

註1:美化財報:中國大陸稱為「出表」,英文俗稱「window dressing」。上市公司定期需要公開財報,而應收帳款雖然在資產負債表中屬於資產的項目,但它跟存貨過多一樣,會讓投資人感覺公司的管理有問題:存貨太多代表滯銷,沒有訂單;而應收帳款過多等於是供應商提供了許多無利息的貸款給買家,現金流管控不佳,亦有呆帳提列的風險,有影響股價的可能性。因此,部份企業會在財報公布之前,先找銀行以Factoring的方式將應收帳款轉換為現金,以達到美化財報的效果。美化財報是行之有年,合法合規的作業方式,企業主要的考量會是factoring的成本,因此挑選的買家通常是信用風險極低的大型企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克 的頭像
    虎克

    虎克的保險箱

    虎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